发布日期:2024-09-02 10:34 点击次数:125
图片
奎宿为双头猪
《史记》就说:
奎曰封豕,为沟渎。——《天官书》
所谓封豕,它的名字还叫做“并封”,或者叫“屏蓬”、“鳖封”,是一头双头的大野猪。
有虞氏1.1万年的天文月令书《山海经》就说:
“大荒之中,有山名曰鏖鏊钜,日月所入者。有兽,左右有首,名曰屏蓬。”——大荒西经
有虞氏1.1万年的天文月令书《山海经.海外西经》也说:
“并封在巫咸东,其状如彘,前后皆有首,黑。”
《逸周书·王会》中也把奎宿这个天上的双头大野猪叫做“鳖封”:
“区阳以鳖封,鳖封者,若彘,前后有首。”
图片
不论怎么样,这个“并封”肯定是天文图上属于西宫白虎的星座奎宿,所以它出现在《大荒西经》和《海外西经》里面,《逸周书》里面同样也是位于西方,说明《山海经》和《逸周书.王会》都是天文月令书,书中的各种怪物其实都是天上星象。
《大荒西经》说这双头猪所在的山是“日月所入”,可见说的就是式盘上西方日落之处就是奎宿,而且正是天门所在的位置,这里是夏至的时候日月所入之地。
图片
夏至日月所入之地为奎宿
按照1.1万年前的有虞氏《虞书.尧典》记载,1.1万年以前的夏至,日躔东宫青龙房宿大火。
日永,星火,以正仲夏。——《尧典》
1.1万年前的夏至日落之时,东宫青龙房宿伴随太阳落入位于西北方天门所在,也就是式盘上奎宿的位置!
图片
1.1万年前夏至日落时,东宫青龙房宿大火落入奎宿方位
1.1万年以前的有虞氏《虞书尧典》还记载,在1.1万年以前的春分,日躔正在南宫朱鸟星宿,当朱鸟星宿衔着太阳从正东方卯位升起时,奎宿这双头大野猪正高挂在南方中天!
日中,星鸟,以殷仲春。——《虞书.尧典》
由于奎宿是1.1万年前春分的旦中星,所以它自古以来都是与春分的阴阳平分有关,两个头的形象实际上就是暗示着春分时阴阳平均。
理解了双头猪这个形象起源于1.1万年以前的实际天象,接下来我们就不难理解,在7300年前的双墩文化中,出现了有虞氏《山海经》里的并封双头猪图案。
图片
7300年前的奎宿双头猪形象
到了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,在有虞氏的传统活动区域内,发现了双头猪并封陶塑。
图片
然后还发现了在同一个陶钵的两面分别各画阴阳一头猪,暗示春分时阴阳平分的形象。
图片
河姆渡双面陶猪并封
到了五千年八百年前,中国的安徽凌家滩出现了这样的有虞氏并封双头猪,双头猪中间是玄鸟,也就是春分时的日躔朱鸟星宿,正是春分时阴阳平分的形象表现,两头猪一左一右,明显分成一雌一雄。
图片
日躔朱鸟,奎宿旦中
大约五千年前,有个画着双头并封的彩陶罐,被长江下游出海口的良渚文化有虞氏,沿着海上彩陶之路卖到了印度河流域的梅赫尔格尔。
图片
海上彩陶之路
下图就是有虞氏独创的并封双头猪,奎宿的形象,出土于印度河流域。
图片
山海经里的并封图案在中国始终流传,这是战国时候楚墓中出土的双头猪并封。
图片
好了,说了这么多,我们也就知道,甲骨文里所有的猪,其实都是特指天上的奎宿。因为所有的甲骨文,是1.1万年以前上山文化的有虞氏创造的。
甲骨文“豕”字写成这样,画的是一头猪的样子,上山文化有虞氏也是地球上最早驯养家猪的文明,时间最晚也在1.1万年前。
图片
这个甲骨文“豕”字,画的就是天上奎宿的样子,圆滚滚的肚子正像是一头肥猪。
图片
甲骨文里的“彘”,画的是一只漏箭和一头猪,表示的不是用箭射野猪,而是以封豕的天象加上漏箭来指示时间,因为奎宿是1.1万年前春分的旦中星。
图片
甲骨文里的“豳(燹)”,更是直接画了两头猪和一个火,表示1.1万年前,日躔东宫青龙房宿大火,日落时正好落在奎宿所在的西北方天门处!
图片
《诗经》里的《豳风》,正是以豳命名的地名,豳,正是天上奎宿这双头猪对应的分野!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